藏书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藏书阁 > 重生之侯门邪妃 > 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

第二十三章 王妃上朝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北燕早有准备,难道是算准了今年不会下雪?”江辙冷声道。

“这个……”凌从威也觉得很矛盾。

嘉平关外那块地方气候寒冷,每年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就会落雪,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年三四月才会慢慢回暖,千百年来一直如此,或许雪量有多有少,日期也或有提早推迟,可像是今年那样,直到二月中了居然还没下过一场雪,简直可以说是神迹!

要说北燕提前一两个月就在调动大军了,这可能吗?

北燕的冬天原本就缺粮,大军调动耗费粮草辎重无数,若是不能确保必定能出兵,这样的消耗谁能负担得起。

“有没有办法让老天不下雪?”李暄转头道。

“问我?”秦绾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,指着自己的鼻子,哭笑不得道,“你不如问我,能不能让天永远不要黑?”

“圣山的各种杂学很多。”李暄很无辜地看她。

当然,这种时候,确实不适合开玩笑。秦绾皱着眉想了好一会儿,才道,“如果只是让一场雨雪消散,或者延迟提早,应该还是有办法的,可是,让一个半年被冰雪覆盖的地方不下一场雪,人力根本不可能。”

“那是老天爷都在眷顾北燕吗?”凌从威很郁闷。这大半年来,东华已经很倒霉了吧。

“如果北燕是小规模出兵,那可能是巧合,但是调集三十万大军南下,事先不确定今年不会下雪,北燕皇没那个魄力。”江辙斩钉截铁道。

“本王也这么认为。”李暄赞同道。

“王爷,先不管天气,北燕三十万大军南下已经迫在眉睫,先御敌才是最要紧的事。”凌从威抱拳道。

“元帅说得不错。”李暄在书案上铺开了地形图,示意他们都坐过来,一边指着地图北面道,“北燕入侵我国,常规的路线有两条,一条是直接打破我国北方第一防线苍茫关,后面就是我国的粮食来源,而且地形宽广,无处可守,如果有大队骑兵,可以一路如入无人之地,直插东华腹地,好处当然是巨大的。”

“苍茫关从东华建国以来,从未被攻破过一次。”江辙道。

苍茫关一破的后果,北燕知道,东华当然更知道,所以历代皇帝对于加固苍茫关的城墙军械从来不吝啬,而且常年派驻重兵名将,苍茫关的军队,不论饷银还是军备,都是头一份的。那里关乎的是东华的生死存亡。

可以说,如果东华内部不出问题,想要以武力强行攻破苍茫关,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别说三十万大军,就是北燕连自己后方的草原民族都不顾了,倾国之兵南下,也不可能。苍茫关的兵力补充是非常快的。多少代人的努力,将这道防线建造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坚固无比。

“所以,北燕选择的是另外一条路。”李暄的手指移动过去,一面继续说道,“绕过沧澜山,攻打嘉平关。嘉平关因为地形原因,放不下太多人马,只有两万驻军,北燕三十万人虽然也无法一起上,但足以用车轮战日夜不间歇地攻击,就算累也能累死守军。”

“嘉平关不适合骑兵。”凌从威道。

“虽然,嘉平关后也是大片山林,地形复杂,但如果北燕的目的不是像往常那样捞一票就走,那么,嘉平关总比苍茫关好打。”李暄无奈道。

“说的是。”凌从威伸手在地图上用力一点,沉声道,“北燕出兵太急,虽然我们现在收到的消息是嘉平关危急,但很有可能当援军赶到时,嘉平关已经陷落。但无论如何,不能让北燕的骑兵跨越江阳城。”

“是的。”李暄点点头。

江阳,江州的治所,江阳城之后,就是适合骑兵驰骋的平原地带了,要是放北燕那二十万骑兵进来肆虐,后果不堪设想。无论如何,必须将北燕军挡在江阳城以北。

“好在太上皇原本就打算拿北燕开刀,南线大营抽调北上的那十万大军应该也适应了北方作战,虽然北燕抢了先手,但兵力上,我们并不吃亏,只是需要调集的时间。”凌从威道。

“那就寄望于嘉平关的守将多撑几天吧。”江辙道。

凌从威无语,虽说是这么个理,但这话就不能说得委婉点吗?

“还有,援军主将派谁去?”江辙又道。

北方的军队派系林立,加上连年和北燕作战,都是血里拼杀出来的骄兵悍将,随便派个人去,他们肯定是不服的,但要是直接从中挑一个,却没有一个能让其他人都服气的主将。

“本王亲自去。”李暄淡然道。

“王爷去?”凌从威吃了一惊,下意识地道,“还是让臣……”

“本王虽然没有上过战场,但并非一窍不通,更何况,这场战事也并不需要主将如何运筹帷幄,最重要的是压服那些骄兵悍将,要不然,京城弱于边关,会变成一大隐患。”李暄挥手打断了他的话。

凌从威闻言,也沉默下来。

确实,京城刚刚经历了废太子谋反一事,皇族几乎死伤殆尽,登基的小皇帝根本还是个孩子,要是李氏皇族镇不住边将,万一让他们滋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念头,那可是比北燕大军南下更危险的事。再说,他的儿子凌子霄虽然是摄政王的人,但在这种情形之下,如果他得胜归来,那才真叫功高震主!

然而,他还是看了笑吟吟的秦绾一眼。

新婚三天就准备出征分离,摄政王妃也不好当啊。

“那就这样定了。”李暄说道。

江辙不置可否地点点头,起身告辞。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,皇帝年幼,摄政王出征,那么,朝堂上的事务谁来处理?不管安排多少个辅政大臣,丞相都是要挑头的那一个,可以想象之后的日子会有多忙。

养病?江辙第一次觉得有种被人坑了的郁闷。之前二十四年任劳任怨是要报仇,凭什么现在还要劳心劳力?

好吧,现在是为了女儿。

很快,凌从威也告辞了,就算他不出征,可至少要安排调兵遣将的事,而且看摄政王的意思,凌子霄估计是要随军出征的。他就这么一个儿子,虽然摄政王肯定不会推他去太危险的地方,可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,还得抓紧时间多讲点经验才好。

“你跟我一起去?”李暄抬了抬头。

“怎么,刚刚才成亲,你就想抛下我一个人独守空闺吗?”秦绾挑了挑眉。

“那就一起。”李暄拍板。

除非秦绾不想去,否则,他自然要带着她的。于公,那么好用的幕僚兼任刺客,还能附带一群高手的人去哪里找?于私……这一去少说也要几个月,见不到面的日子也太难熬了些。

反正,李暄是不担心秦绾的安全的。要是他带在身边而且武功高强的王妃都要出事,但东华的军队距离溃败也没什么两样了。

“正好,也让他们去见识见识。”秦绾又笑道。

“嗯。”李暄赞同。

沈醉疏、顾宁、凌子霄、朔夜,以后都是要往将军这条路上走的人,自己武功再好、理论学得再好,没有真正在战场上拼杀过,终究难成大器。

·

第二天一大早,大朝会。

除了早有预料的江辙和凌从威,所有人看着御座下首多出来的那张椅子都眼角不停地抽搐。

“陛下驾到!摄政王驾到!”随着内侍的声音,绷着脸的小皇帝当先走出来,后面则是李暄和秦绾。

就像是大婚当天那样,一身深紫色王袍的摄政王携着同样一身正红色朝服的王妃的手,并肩走进来,十指相扣,旁若无人。

连秦建云都暗自咬了口舌头,苦笑不已。

他的女儿,还真的堂堂正正走到金銮殿上来了,而且站的位置比他还高多了!于是他到底应该觉得骄傲还是自卑?

众臣都是一脸诡异地行完礼,李暄还来不及开口说话,就有个不知死活的官员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,大声道:“启奏陛下,臣御史中丞常连宇有事起奏!”

“准。”李镶看了一眼李暄,见他面无表情,并没有阻止,犹豫了一下便轻声道。

早朝上,李暄也真不是让小皇帝乖乖闭着嘴当木偶,只不过大部分时候,真正重要的事务,大臣直接问的就是摄政王,根本没有给李镶插口的机会,就是偶尔杜太师一派的人找到机会想要李镶拿回一点主权,可问题是,一个从未受过期待,顶多只能算是识字的小孩子能回答那些问题吗?哪怕在朝臣看来,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。

何况,李镶毕竟只是个孩子,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自尊心很重,李暄虽然没有给他什么权柄,但至少足够尊重,尤其登基大典上秦绾的侍卫很温柔地保护了他,狠狠地刷了一把好感度。可是杜太师这个老头子呢?明知道他不懂,偏还要每每为难他,他没办法只能说“请问摄政王如何处置妥当”,还要受到失望的目光洗礼。

久而久之,次数多了,连李镶都对杜太师看不顺眼起来。

偏偏,杜太师一派人还茫然不觉,只痛哭哀叹着皇帝不争气,胸无大志,不堪为帝。

“陛下,摄政王妃一介女流,如何能坐在金銮殿上?”常连宇一挺胸,慷慨陈词,“即便是安国候世子,可世子没有官职,也同样没有上朝的权力!这岂非是母鸡司晨?”

“放肆。”李暄并没有特别提高声音,语气中也不带怒意,只是平平常常地说道,“你把本王的王妃比作前朝武后吗?那你当陛下和本王是什么!”

“这……”常连宇闻言,鼻尖顿时冒出汗珠,顶着威压,他一咬牙,又道,“是微臣失言,然,我朝铁律,后宫不得干政!”

“是后宫,管不到本王的后院。”李暄淡然道。

“……”不止是常连宇,所有人都无语了。

摄政王您太会强词夺理了,祖上定下的“后宫不得干政”,其实应该是“女子不得干政”,可谁知道皇后皇妃都没做到的事,一个王妃却做到了?

“江相对此有意见吗?”李暄问道。

“没有。”江辙很干脆地回答。

“凌元帅呢?”李暄又问道。

“微臣……附议。”凌从威默默地抹了把汗。让他选的话,他当然是有意见的,可这不是不由他选吗?做人,还是识相一点才活得长久滋润。

“陛下意下如何?”李暄道。

“朕……”李镶一下子身体紧绷起来,偷偷抬头看了秦绾一眼,对上那双含笑的眸子,莫名地心情一松,脱口道,“朕没有意见。”

“正好,本王也没有意见。”李暄慢吞吞地道。

常连宇愣住,不明白他的意思。江辙和凌从威都是摄政王一系的人,他们装聋作哑是应该的,可朝堂也不是三个人就能说了算的吧!

“陛下、文臣之首、武将之首、宗亲之首都同意的事,还需要质疑吗?”李暄淡然道。

“……”常连宇被噎住了。

能这么算吗?可一下子好像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。

“北燕三十万大军南下,嘉平关岌岌可危,你们还有心情纠结这点小事?”李暄一声冷哼,抛出了准备好的炸药。

“什么?北燕大军?三十万?”这句话一出,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,除了早已知情的江辙、凌从威和兵部尚书之外,所有人都乱了,谁还有空去纠结秦绾有没有资格上朝的问题?

李暄和秦绾对望了一眼,挑挑眉,目光带着笑意。

说起来,在这件事上,北燕倒是帮了他们一把。

今天这些朝臣放过了秦绾能不能站在金銮殿上这件事,那么,先例已开,自然有一就有二有三,下一次他们也没有资格再来旧事重提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